藥食同源文化源遠流長,從古至今薪火相傳,"既是食品又是藥品的物品名單"便是藥食同源在現代社會中的具象。“食藥物質”(藥食同源)的準入門檻:一、有傳統上作為食品食用的習慣;二、已經列入《中國藥典》;三、安全性評估未發現食品安全問題;四、符合中藥材資源保護、野生動植物保護、生態保護等相關法律法規規定。烹飪當中涉及的常見“藥食同源”的食材,基本上都覆蓋到了,比如:蜂蜜、丁香、山藥、山楂、甘草、菊花、杏仁等。
在大健康背景下,居民的消費觀逐漸由吃得飽,吃得好,轉向吃得營養健康,因此"藥食同源"食療產業獲得了重大發展機遇.將黨參、肉蓯蓉(荒漠)、鐵皮石斛、西洋參、黃芪、靈芝、山茱萸、天麻、杜仲葉等9種物質納入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(簡稱食藥物質)目錄。生產經營的食品中不得添加藥品,但是可以添加按照傳統既是食品又是中藥材的物質(簡稱食藥物質)。
黨參,一般認為是性味平和的中藥材,但因其“甘補”特性,所以實熱證不宜服用,“中滿有火者忌之”,這是藥典上的明確規定。黨參既是一種補氣藥,又是常用的食療佳品,為桔梗科植物黨參、素花黨參或川黨參的干燥根。
李時珍在《本草綱目》中,把黨參列入人參條目之內。其實,從植物學分類來看,黨參屬桔梗科,人參屬五加科,黨參不同于人參。但從藥效來看,黨參功效與人參相似,所以被稱為“小人參”。
黨參味甘性平,入脾、肺經,為補氣養血之佳品,具有補中益氣,健脾益肺之功效。黨參因其藥力平和,量多價廉,更適用于日常保健食療,可煲湯、煮粥、沏茶、泡酒……吃法不拘一格。
在臨床上,以治療脾肺氣虛的輕癥或慢性疾患時常以黨參代替人參使用。黨參適用于體質虛弱,氣血不足,以及病后產后體虛者,此外,黨參還有較好的補血作用,用于面色萎黃,頭暈心悸等氣血兩虛證;黨參還能補氣生津,用于氣津兩傷的氣短、口渴等癥。含黨參的丸劑代工、OEM咨詢熱線:17707127857(劉經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