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及健康養生,不得不提中醫傳統劑型,比較常見的有丸劑、膏滋、散劑、湯劑等,這些劑型是中醫文化傳承幾千年而來,每一種劑型都有其優劣勢,發揮著各自的作用。隨著西方國家工業經濟崛起,西藥發展也隨之而來,先進設備也影響了保健品藥品的發展,而壓片糖果就是其中一種,為什么它能被廣泛應用呢?
壓片糖果在國外非常流行,直到20世紀初,國內才有相關的起草標準,而且相關的規定不少。按加工方式其可分為堅實型、夾層型、包衣、包衣拋光型、其他型壓片糖果這幾大類。
不過,很多消費者也關注壓片糖這一塊,但了解不多,簡單的認為就是糖果的一類,跟片劑、膠囊、口服液、顆粒劑、丸劑等差不多,而且每日都有食用限量的規定,不管是保健品還是食品類,這些產品都會被誤認為是藥品,兼具治療功效,也容易誤導消費者,所以包括壓片糖果在內,具有加工資質的藥廠才可以生產。
早期的進口產品,都是提及功效的,大部分復合配方,包括壓片糖果在內,都是按效果收費的,假如沒效果3個月都退錢給您,其中就以膠囊和片劑為主,也是合法的。
起初,從國外引進的“某某片”、“某某膠囊”只作為功能性食品,并沒有嚴格的規范與標準,導致誤導消費者的現象非常普遍,阻礙了行業發展,出現了“騙子人人喊打的局面”。其次,壓片糖果在國內并沒有授權相關的專利配方,做成“壓片”也是近幾年的事情,只要在包裝上注明使用方法,符合國家規定了,自然也不會誤導消費者了。
所以現在很多人去衛生所或者門診都會看到片劑,而食品中經常會有片狀的糖果,這些都是國家允許生產的。